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
诈骗者自导自演“双面人生”,警方抽丝剥茧终擒“二手车贩子”
www.yj.ziyangpeace.gov.cn 】 【 2024-07-25 14:44:03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车价超值,服务态度好”这是受害者秦某对某大型二手交易平台二手汽车卖家的评价,但两天之后,他就大骂卖家是“丧尽天良”。却不料,对方是故意激怒他,误导他去报案时告诉警方“骗子的微信不是实名注册的”,自作聪明的他想逃避打击......谁知,这样低劣的“连环计”被踏实办案的警察随手证伪。随后,资阳市雁江区警方穷追不舍三个月,最终锁定了他的行踪,待他潜回老家之际,一举将其擒获。


8.png

▲犯罪嫌疑人到二手车店以“试驾不满意要求退钱为名”骗取钱财


  原来,今年3月12日,资阳男子秦某在某大型二手交易平台(下称“交易平台”)上发现一名王姓男子在出售二手汽车。经过一番交谈后,秦某相中了一辆标价1.28万元的野马牌F10型白色小型越野车,而且成功“大刀砍价”13.8%,以1.103万元成交。


9.png

▲车辆照片


  “捡到大漏”的秦某非常高兴,遂在王某的引导下,图方便,让资金绕开交易平台的监管。通过微信转账和扫描二手车公司“官方”微信收款二维码的方式,先后支付了定金2000元、车款9000元。双方还约定,一周之后王某将车子从成都开到资阳让秦某试驾,满意再付尾款300元。


  秦某怎么都想不到的是,王某并不是真正的二手车卖家。王某在网上与真实的二手车实体店沟通,获取了车辆的照片和信息以及商家收款二维码,转发给了“客户”秦某。


  接下来就是犯罪嫌疑人王某的“骚操作”时间了。他先是通过自己的微信收取了2000元定金,然后要求受害者秦某向二手车实体店的收款二维码转账9000元。受害者秦某转账后,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成都找到了线下实体店商家,要求试驾。


10.png

▲犯罪嫌疑人以退车为由,骗取受害者从微信二维码渠道付给店家的9300元买车款


  犯罪嫌疑人王某试驾结束后,却百般挑剔,表示对试驾车辆并不满意,要求二手车商把此前通过二维码支付的9000元车款退还。二手车商刘某并不清楚付款人和试驾人并不是同一人,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刘某现场退给了犯罪嫌疑人王某8000元,剩下钱款作为违约金收归店家所有,不再退还。


  犯罪嫌疑人王某通过这样的“手段”——在客户面前冒充商家,在商家面前假扮顾客,成功骗走了近万元。加上客户之前微信支付的2000元定金,一共骗得1万元。


  对此,犯罪嫌疑人王某还在心里自鸣得意“那是正规商家的收款码,你报警也查不到我这里来!”


  骗局终有被拆穿的一天。由于受害者秦某在微信上反复追问,沟通几次后,王某不耐烦了。他嚣张地告诉秦某,“我就是骗你钱了,你转账的是正规的二手车商家收款码,而我连微信号都不是实名的,你再闹我就注销账号,看你到哪儿来找我。”


11.png

▲犯罪嫌疑人故意激怒受害者,试图让对方相信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微信并非实名注册


  气愤至极的秦某选择了报警。接警后,资阳市公安局雁江区分局三贤祠派出所民警经过分析和研判,耗时近三个多月,查清了王某的微信账户信息、转账流水等情况,最终将他挡获。


  王某交代,他并不是什么二手车商,平时在成都以卖烧烤维生。由于生意不太好,想赚点快钱,动起了诈骗的歪脑筋。经过一番“设计”,他想出了在某交易平台上“销售二手车”的骗局。


  三贤祠派出所副所长白易告诉记者,嫌疑人王某这种行为是故意为之。民警在调查中发现嫌疑人实施诈骗的微信号实际是实名注册的,因为这是他整个骗局唯一的“破绽”。为了逃避打击,他故意辱骂和挑衅受害者,试图误导秦某和警方,其注册的微信号不是实名的,“忽悠”民警不要顺着这个线索查下去,进而忽略掉他整个骗局里的“命门”。谁知,办案民警完全无视他的说辞,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调查取证,进而逮住了他的“命门”,并由此锁定了他的真实身份和活动轨迹,在他潜回老家之际,一举将其擒获。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诈骗已被警方依法移送雁江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编辑:彭嘉豪
雁江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