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无声 正义有言
“他说他听明白了……他同意这样的调解方案……”这是一场特殊庭审中手语老师的翻译。近日,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法院受理并成功调解了一起当事人均系聋哑人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承办法官阅卷后得知原、被告均系聋哑人,遂主动添加被告微信以文字的方式告知案件情况,前往被告户籍所在地送达相关文书,并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协调沟通,最终成功完成被告的文书送达工作。
为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考虑到原告刘某在外地工作,承办法官决定采取互联网线上开庭方式进行审理,以减少诉累。同时,为了充分了解当事人的意见,保障庭审沟通顺畅,承办法官联系了专业手语老师进行翻译,搭建起当事人和承办法官的沟通桥梁。
庭审中,承办法官放慢庭审节奏,通过手语老师的现场翻译,克服了语言障碍,也确保了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最终在承办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和解。
近年来,雁江区人民法院始终高度重视特殊群体的需求,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诉讼权利,以为民情怀守护司法正义。
据悉,下一步,雁江区人民法院将继续践行“如我在诉”的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
(关伟 吴薪莹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吴显云)
编辑:彭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