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警界专栏 >
弦歌润警色 薪火映芳华——记雁江分局女警警师陈静雯的“五到位”带教法
www.yj.ziyangpeace.gov.cn 】 【 2025-09-10 20:13:17 】 【 来源:雁江警方

  这位从警二十多年、带过九批徒弟的“警营先生”,案头放着一本泛着旧色的《论语》,这是警校毕业时老师送给她临别礼,如今已成为她的“智慧锦囊”。二十二年来,她用“礼之用,和为贵”的理念调解过纠纷,用“任重道远”提醒自己责任重大、需长期奋进,用“三省吾身”自我反思、养成复盘习惯,更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智慧化作带徒弟的“五到位”法则。她就是雁江分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陈静雯。


  心到位以“仁者心”换“徒弟心”


13.jpg


  陈静雯的“心到位”,是从《论语》“仁者爱人”里悟出来的。她常说:“带徒弟的‘仁’,不是仁慈的放纵,而是爱的引导。”就是要心里装着徒弟,真心为徒弟着想,了解他的所思所想,让他感受到你的真心。她会在冬天给徒弟准备暖宝宝、暖手袋;会在深夜加班时给徒弟泡上一杯红糖姜茶;徒弟陈辰过生日的时候,她亲手制作了一条汇集日常工作、生活瞬间的小视频作为礼物,礼物价值虽轻,但那些镜头下记录并被串联起的画面却饱含了真心。


  她用《论语》里的“仁”,焐热徒弟的心。她相信,好的师徒关系,一定是真心换真心。在教徒弟的路上,走心永远比“洗脑”有用。


  做到位以“标杆影”立“从警范”


14.jpg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言教再多,都不如身教有效。


  陈静雯的“做到位”是全方位把知识素养、作风养成、精神追求、人格魅力展示出来,潜移默化感染徒弟。情指中心加班的时候很多,有时候甚至连续熬夜作战,她始终坚持带头扛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带着徒弟一起干,一起成长。为了处置一起突发事件,她加班到凌晨2点,又马不停蹄审改“警情通报”。


  “警情通报是群众的定心丸,每个字都必须经得起推敲。我们写的不是文字,是你我都需要扛的责任。”她用刻进骨血里的严谨向徒弟们传授。徒弟们都说:“不用刻意定什么‘标准’,跟着师傅的影子走,自然就正了。”


  讲到位以“解惑钥”开“业务门”


15.jpg


  陈静雯从不当“填鸭式”师傅,而是做徒弟思维的引路人。她的“讲到位”正是《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真实演绎。把要求、表扬和批评都揉进“为什么”的追问里;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把具体的要求提出来;对徒弟好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做得不好、做错了,用适当的方式提出批评。


  “带徒弟不是念条文,得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小徒弟代芳怡刚写公文时就像记流水帐,堆砌数据抓不住重点。陈静雯并不急着改稿,而是教她挖掘数据背后的“故事”,盗窃案件高发说明了什么?列数据的目的是什么?用怎样的方式来描述数据更适合。陈静雯不仅教她如何分析数据、选择有用的数据,如何杜绝数据与数据之间的逻辑错误,还教给她办案知识,让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代芳怡虽然没有办过多少案子,但对办理案件的程序、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等知识都有一定了解,在写作的时候能更规范地用词造句、更好地用数据说话,在全市公安机关文秘比武竞赛中还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查到位以“绣花功”盯“成长线”


  作为雁江分局“鸿雁孵化营”即青警培训基地的负责人,陈静雯深化“中心搭台”的常态化练兵机制,打造“短期集中攻坚、长期定向储备、定期轮岗交流”的培训模式,在课程设置、培训方法等方面探索“科技+”“网络+”“智能+”,发挥情指培训基地的“裂变效应”,共组织开展培训12期,教育培训青年民警81人。


  《论语》讲“吾日三省吾身”,教给徒弟的知识、技能他们掌握得如何,“查”很重要。陈静雯会用布置工作的方式来检查,方法如何、进度如何、结果如何,形成闭环。为了查到位,她聚焦知行合一、学用相长,创新推行“项目经理”制度,在具体工作中指定民警担任“项目经理”,赋予其全权负责职责。通过“赋权+实战”锤炼民警的综合能力,推动“知行合一”;通过明确“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倒逼主动谋划,变“被动执行”为“主动破题”;通过集中权责减少推诿内耗,推动任务高效落地,并积累可复制的项目管理经验,为公安队伍培养复合型人才。两年来,情指中心共有4名民警走上了领导岗位。


  给到位以“宽肩膀”搭“筑梦台”


  “芳怡,这次宣传舆论比武竞赛你去试试。”徒弟代芳怡既兴奋又紧张:“师傅,我能行吗?”陈静雯微笑着点头:“你开口能说、提笔能写、动手能做,比我当年优秀,为什么不行?”


  陈静雯的“给到位”是《论语》“举贤才”的胸襟。她给徒弟足够的成长空间,也给他们奖励和机会,让徒弟们有更多机会去尝试。哪怕会走弯路,她也会让徒弟们去试一试。因为试错的成本并不高,但错过的成本非常高。机会更多,成长越快。如今,入警仅三年的代芳怡在很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敢于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能够独当一面,获得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在2023年全省公安机关宣传舆论技能实战大比武中,代芳怡不负众望,勇夺“全省十佳舆论引导员”,荣立个人三等功。


  暮色漫过雁江分局办公大楼,情指中心办公室的灯光在渐浓的夜色中愈发清亮。平日里最腼腆的徒弟刘绚站在陈静雯桌前,声音里带点雀跃:“师傅,明天合成作战中心的工作汇报,我想试试。”陈静雯转头看向刘绚,满脸欣慰。一抹藏蓝的光落在两人交叠的影子里,像一条看不见的线,一头系着二十多年前老所长的话,一头系着明天刘绚的汇报声,中间串着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整理的文稿、递过的热茶,还有此刻师徒二人都红了的眼眶。


16.jpg


  在这条没有终点的从警路上,陈静雯用《论语》的智慧,让“师徒”二字有了最温暖的注脚: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而是并肩生长的陪伴;不是刻板的经验复制,而是用真心点燃真心,用行动引领行动。原来,藏蓝的风采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勋章,而是一代又一代雁江公安人把自己的光放进下一代人的警徽里,照亮从警路上的来处与远方。


编辑:彭嘉豪
雁江长安网版权所有